夏夜登南楼
贾岛〔唐代〕
水岸寒楼带月跻,夏林初见岳阳溪。
一点新萤报秋信,不知何处是菩提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岳阳河畔的南楼上面,一轮明月冉冉升起。在夏夜茂密的树林间隐隐约约看见岳阳溪(河)。
一丁点萤火虫的亮光仿佛在报送着秋天快要到来的讯息。不知道何处才是能让我大彻大悟的地方。
注释
一点新萤:指萤火虫数量很少。
秋信:秋天将至的讯息。
创作背景
唐开成五年(公元840年),贾岛61岁,迁来普州(今四川省安岳县),任司仓参军。他到任后,曾组织讲学。政务之余常去岳阳城(普州县衙所在地)的南楼读书作诗,在此曾写出《夏夜登南楼》一诗。岳阳城的护城河名叫岳阳溪(河),此诗就是贾岛在夏天的夜晚登上岳阳河畔的南楼所作。唐会昌三年(843年),朝廷升任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,未受命而身先卒,终年64岁。其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泉山麓,至今尚存。
简析
《夏夜登南楼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写“寒楼”与“月”相映,清凉静谧,同时“带月跻”赋予了楼阁以动态之美;次句点明时节与地点,给人以清新之感;三句以“新萤”这一微小而灵动的意象,预示着秋天的到来,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趣味;末句寓含禅意,诗人面对如此美景,不禁思索何处是心灵的归宿。这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清幽,描绘了一幅夜晚水岸的幽静景象,给人以清新之感。
贾岛
贾岛(779~843年),字浪(阆)仙,唐代诗人。汉族,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。早年出家为僧,号无本。自号“碣石山人”。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,贾岛做诗发牢骚,被韩愈发现其才华。后受教于韩愈,并还俗参加科举,但累举不中第。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,贬做长江主簿。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,未任病逝。 411篇诗文 87条名句
短歌行
李白〔唐代〕
白日何短短,百年苦易满。
苍穹浩茫茫,万劫太极长。
麻姑垂两鬓,一半已成霜。
天公见玉女,大笑亿千场。
吾欲揽六龙,回车挂扶桑。
北斗酌美酒,劝龙各一觞。
富贵非所愿,与人驻颜光。
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
杜甫〔唐代〕
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,夔府别驾元持宅,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,壮其蔚跂,问其所师,曰:“余公孙大娘弟子也。” 开元五载,余尚童稚,记于郾城观公孙氏,舞剑器浑脱,浏漓顿挫,独出冠时,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,晓是舞者,圣文神武皇帝初,公孙一人而已。玉貌锦衣,况余白首,今兹弟子,亦非盛颜。既辨其由来,知波澜莫二,抚事慷慨,聊为《剑器行》。昔者吴人张旭,善草书帖,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,自此草书长进,豪荡感激,即公孙可知矣。
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器动四方。
观者如山色沮丧,天地为之久低昂。
如羿射九日落,矫如群帝骖龙翔。
来如雷霆收震怒,罢如江海凝清光。
绛唇珠袖两寂寞,晚有弟子传芬芳。
临颍美人在白帝,妙舞此曲神扬扬。
与余问答既有以,感时抚事增惋伤。
先帝侍女八千人,公孙剑器初第一。
五十年间似反掌,风尘澒洞昏王室。
梨园弟子散如烟,女乐余姿映寒日。
金粟堆前木已拱,瞿唐石城草萧瑟。
玳筵急管曲复终,乐极哀来月东出。
老夫不知其所往,足茧荒山转愁疾。